电导率法
电导率的测定比较简单、快速、准确。从理论上来说,在循环水系统中常需要加入水处理剂和通入Cl2,这会使水的电导率增加,另外当系统设备有泄漏时也会使电导率明显增高,故用该法测出的电导率也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当然,对于一般工艺比较单一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如太阳能、电子、食品、医疗、塑料、空压机、*空调水系统及其工艺冷却水来讲,由于水处理药剂投加量小,工艺基本无泄漏,电导率法是一个好的选择方法,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3 SiO2法
对于没有采用硅酸盐系列水处理剂处理循环水系统的,用该法检测时,循环水浓缩倍数数据容易出现了异常波动且严重失真的现象。因此此法基本不被主流采用。
1.4 K+法
从理论上来说,循环水系统中K+来源较少,一般在某个阶段内K+是相对稳定的,但在不同时期,也会受土壤、地面水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有一定的变化。K+的溶解度较大,在运行过程中也不会从水中析出,故用K+法检测循环水浓缩倍数K时,受到的干扰相对较少。
由此可见,用K+法测出的K值误差较小,可作为循环水系统的实际K值,但是K+的检测一般是通过色谱仪进行检测,成本高是其缺点。
2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控制指标
一般浓缩倍数低,耗水量就大,排污量也大;浓缩倍数高可以减少水量,节约水处理费用。但浓缩倍数过高会使循环冷却水中的硬度、碱度和浊度升得太高,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很多,从而使结垢、腐蚀控制的难度变大,使水处理药剂在冷却水系统内的停留时间增长而水解。因此,循环冷却水的K值并不是愈高愈好。
每提高一个浓缩倍数单位所降低的补充水量的百分比随浓缩倍数的增加而降低,且在低浓缩倍数时,提高K值的节水效果比较明显;但当K提高到4.0以上时再进一步提高浓缩倍数的节水效果就不太明显了,一般情况下,由4.0提高到5.0时,节水量仅占循环水量的0.1-0.2%,因此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控制在2.0~4.0为好。
定压补水装置品牌 型号 尺寸(详细图)产品特点:
1、密闭性能好:罐体为密封装置,气水接触少,保证水质不收污染。
2、结构紧凑、占地少:借助电脑三维设计,不仅仅是简单地拼合,而且科学合理布置各组成部件,zui大限度压缩占地面积。
3、美观、大方:可取代生活、消防、采暖、及空调用的高位水塔,不影响建筑美观,降低建筑造价。
4、便于集中管理:该机组为一体化结构,免除用户因不同厂家产生的售后服务不*的麻烦。
定压补水装置品牌 型号 尺寸(详细图)参数表
序号 | 设计压力 (MPa) | 总容积 M3 | 调节容积 M3 | 进出水口径 mm | 设备高度长度 (H) | 罐体直径 Φ1 | 基础直径 Φ2 | 气压罐重量 Kg |
1 | 1.0-1.6 | 0.125 | 0.38 | 25 | 1200 | 400 | 350 | 150 |
2 | 1.0-1.6 | 0.4 | 0.15 | 50 | 2000 | 600 | 450 | 350 |
3 | 1.0-1.6 | 0.90 | 0.35 | 50 | 2500 | 800 | 550 | 460 |
4 | 1.0-1.6 | 1.37 | 0.41 | 65 | 2680 | 1000 | 700 | 580 |
5 | 1.0-1.6 | 2.30 | 0.59 | 65 | 2970 | 1200 | 900 | 800 |
6 | 1.0-1.6 | 3.40 | 1.02 | 80 | 3350 | 1400 | 1100 | 1100 |
7 | 1.0-1.6 | 5.034 | 1.57 | 80 | 3600 | 1600 | 1250 | 1300 |
8 | 1.0-1.6 | 7.06 | 2.12 | 100 | 3600 | 1800 | 1450 | 1850 |
9 | 1.0-1.6 | 9.42 | 2.85 | 100 | 3800 | 2000 | 1650 | 2100 |
应用范围:
1、工业及民用建筑的生产、生活消防给水系统。
2、热水供应系统、热水采暖系统、空调系统。
3、作为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中水锤噪音消除设备。
4、农村自来水的理想设备、建筑施工、流动作业中临时供水设备。
5、旅游设施及旅游点的喷泉、林场农村的灌溉系统。
6、集中供热热水采暖系统中作落地膨胀水箱。